中科院发布“磐石·科学基础大模型” 重塑科研范式
7 days ago
7月26日,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团队正式发布了“磐石·科学基础大模型”。该模型基于专业科学知识和数据训练,旨在为科学研究提供智能支撑,支持跨学科协作,推动科研范式变革。它具备科学文献分析、知识推理和工具调度等能力,可深度理解波、谱、场等多种科学数据,提升科研效率。 当前,“人工智能+科学”面临数据孤岛、推理能力不足和生态封闭等挑战。为此,“磐石”团队整合了自然科学体系、人工智能创新链和科学设施资源,打造了一个平台化、体系化的智能底座。科研人员可无缝调用模型,实现从假设提出到规律发现的全流程智能化支持。 在架构上,“磐石”采用异构混合专家结构,融合了AlphaFold、MatterGen等专业模型,并在数理化、天地生等六大学科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其科学智能体“文献罗盘”可快速处理1.7亿篇科技文献,将原本耗时3至5天的文献调研缩短至20分钟;“工具调度台”则能自动规划并调用300多个科学工具,提升科研效率。 目前,“磐石”已在多个领域取得应用成果,如在生命科学中构建了X-Cell数字细胞模型,使药物靶点发现效率提升10倍;在高能物理中优化粒子研究流程;在力学、化学、天文等领域也展现出强大能力。 为推动“人工智能+科学”发展,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40多家单位发起“科学基础大模型生态联盟”,推进国产算力适配,构建开源开放、自主可控的新生态。该模型已全面开源,面向全球科研人员开放体验。
Related Links
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