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AI摆脱微软纷争后迈向全栈布局新篇章
随着与微软的长期法律纠纷即将落幕,OpenAI正迎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刻。公司已签署谅解备忘录,结束与微软的合同争议,将重组为可发行传统股权的公司结构,极大提升融资能力,为其雄心勃勃的“全栈”战略铺平道路。 OpenAI首席财务官萨拉·弗里尔在高盛科技峰会上表示,公司未来将向“全栈公司”迈进——即掌控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整个AI技术链条。这一愿景意味着OpenAI不再仅依赖外部资源,而是要自主构建芯片、数据中心、AI模型、开发者平台乃至终端应用。 目前,OpenAI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建立“战略支点”。在底层能源方面,CEO山姆·阿尔特曼个人投资了核聚变能源初创公司Helion,试图解决AI高耗能问题。在芯片领域,公司已聘请谷歌前TPU团队负责人理查德·霍,着手研发自研AI芯片。数据中心方面,尽管目前仍依赖云服务商,但弗里尔透露,未来将自建专属设施,以掌控技术命脉。 在模型与开发者生态上,OpenAI已凭借GPT系列模型确立领先地位,推出GPT-5和开源模型,并拥有超400万开发者使用的API平台。在分发与硬件方面,公司收购了乔尼·艾夫的AI硬件初创公司,估值超60亿美金,并推出自有浏览器,探索AI设备的便携形态。 在应用层,OpenAI正加速布局企业市场。ChatGPT商业版已拥有约500万付费用户。新任应用业务负责人Fidji Simo(前Instacart CEO)已带队,引入CTO维贾耶·拉吉并收购数据平台Statsig,打造AI驱动的软件生态。近期推出的“OpenAI招聘平台”更被外界视为对LinkedIn的直接挑战。 分析人士指出,OpenAI的终极目标或对标谷歌——构建覆盖搜索、办公、通信、地图、视频、翻译等全场景的AI应用矩阵。实现这一目标,需巨额资金、顶尖人才与持续运气。而与微软的和解,使OpenAI有望获得软银等巨头的数十亿美元融资,为这场“全栈革命”注入关键燃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