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 to Headlines

OpenAI升级Codex搭载GPT-5,迈向自主工程时代

6 天前

OpenAI于周一宣布推出全新版本的GPT-5,专为AI编程代理Codex优化,命名为GPT-5-Codex。该模型在处理编程任务时具备“动态思考”能力,可根据任务复杂度自主调整推理时间,从几秒到长达七小时不等,显著提升了在自主编程任务中的表现。 这一更新标志着OpenAI在AI编程工具领域的进一步深化。GPT-5-Codex现已面向所有ChatGPT Plus、Pro、Business、Edu及Enterprise用户开放,可通过终端、IDE、GitHub或ChatGPT界面使用。未来,该模型也计划向API客户开放。 与以往模型不同,GPT-5-Codex不再依赖外部“路由系统”来分配任务,而是具备自我调节能力——在执行过程中可动态判断是否需要延长思考时间。例如,模型在运行数分钟后若发现任务复杂,可自主决定继续投入数小时完成修复、测试与重构,实现端到端的工程闭环。 在关键性能测试中,GPT-5-Codex在SWE-bench Verified(衡量AI自主编程能力的基准)和大型代码库重构任务中均超越GPT-5。此外,OpenAI还特别训练该模型进行代码审查,并邀请资深软件工程师评估其反馈意见。结果显示,GPT-5-Codex提交的评论更准确,错误更少,且“高影响力”建议显著增加。 OpenAI Codex产品负责人亚历山大·埃米里科斯(Alexander Embiricos)指出,这种“动态思考”能力是性能跃升的核心。与传统路由机制在任务开始时就决定计算资源不同,GPT-5-Codex能实时判断进展,灵活调整投入,真正模拟人类工程师的深度工作模式。 此举也反映出OpenAI在激烈竞争中的战略布局。当前AI编程工具市场已高度拥挤,包括Claude Code、Cursor(年收入突破5亿美元)、Windsurf等产品纷纷涌现。Cursor曾引发谷歌与Cognition之间的收购争夺战,凸显该赛道的巨大潜力。 从4月终端版上线,到5月网页端推出,再到如今GPT-5-Codex的全面升级,OpenAI正持续推动Codex向“全流程自动化编程”演进。无论用户身处终端、IDE、网页还是移动端,Codex均提供一致、无缝的体验,并与ChatGPT账户深度整合,支持本地与云端自由切换。 尽管Anthropic的Claude近期因性能下滑受质疑,OpenAI此次以更强大的自主编程能力强势回应,进一步巩固其在AI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
Related Link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