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伟达推个人AI超算,售价3999美元,普通用户难触及
英伟达(Nvidia)于10月15日正式发售其最新个人AI超级计算机DGX Spark,定价3999美元,标志着AI算力正从云端数据中心向个人桌面加速渗透。这款设备虽仅有2.65磅重,却搭载了Grace Blackwell架构的GB10芯片,具备128GB统一内存和最高4TB NVMe SSD存储,理论AI算力达1 petaflop(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),足以在本地运行参数高达2000亿的大型语言模型(LLM)和生成式AI模型。 尽管其性能远超普通PC,甚至超过多数消费级显卡,但DGX Spark并非为大众用户设计。它运行基于Ubuntu的定制Linux系统,专为AI开发、研究和创作优化,不支持Windows生态,也未针对日常办公或娱乐场景进行优化。其240W的功耗虽远低于数据中心级DGX-1(3200W),但依然远高于普通台式机,且需稳定电源支持。 值得注意的是,英伟达并未将DGX Spark定位为“家用AI电脑”或“Copilot+ PC”,而是明确面向AI开发者、科研人员和高校实验室。其首批交付对象包括OpenAI、微软、Zipline、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以及艺术家Refik Anadol等前沿机构,甚至由CEO黄仁勋亲自送至SpaceX星基地(Starbase)交付给埃隆·马斯克,象征着AI算力正从数据中心走向创新一线。 尽管市场上已有Acer、联想、戴尔等厂商推出同规格定制版本,价格相近,但设备本身仍属于专业级工具,不具备通用性。其真正意义在于降低AI研发门槛,让开发者能“即插即用”地训练和部署模型,推动AI应用从聊天机器人向更复杂的场景演进。 然而,也需清醒认识到:DGX Spark的算力虽强,但其本质仍是“边缘计算”设备,无法替代云上大规模训练。真正的AI革命仍在数据中心,而DGX Spark更像是将“超级算力”搬到了实验室、工作室和创新前沿,让AI从“云端”走向“桌面”,开启一个由开发者主导的新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