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 to Headlines

谷歌的霸权之下,独立网站的生存之战

5 天前

对WikiHow而言,谷歌既是威胁的制造者,也是生存的依靠。在近日举行的广告技术补救措施审判中,这家提供实用指南的网站CEO伊丽莎白·道格拉斯挺身而出,为谷歌辩护,揭示了中小型网站在AI冲击下的艰难处境。 道格拉斯向法庭坦言,像WikiHow这样的独立网站正身处“AI末日”的漩涡之中。随着AI聊天机器人和谷歌搜索结果中的AI摘要(AI Overviews)兴起,用户越来越倾向于在谷歌页面内获取信息,不再点击跳转至第三方网站。这直接导致网站流量和广告收入双双下滑。尽管谷歌正是这一趋势的推手,道格拉斯却指出,其依赖的谷歌广告系统仍是公司目前最稳定的收入来源,即便整体广告收益在下降。 此外,WikiHow还与谷歌签订内容授权协议,这部分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10%至15%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协议并未禁止谷歌将WikiHow的内容用于训练其AI模型。因此,谷歌既是内容的“使用者”,也是广告变现的“守护者”。 面对美国司法部要求强制剥离谷歌广告交易平台AdX和广告管理工具DFP的裁决,道格拉斯表达了担忧。她认为,若谷歌的广告工具被拆分,将迫使像她这样的小网站耗费大量精力去更换系统、应对新问题,而新买家可能无法提供同等水平的技术支持,甚至导致收入减少。她举例称,有竞争对手广告平台曾因经营不善而未支付广告收入,最终倒闭。 尽管如此,道格拉斯在交叉质询中暴露出对谷歌部分反竞争行为的不了解。例如,她并不清楚谷歌通过AdX在广告拍卖中收取远高于市场水平的抽成,也未意识到谷歌利用自身广告网络制造了不正当的捆绑效应,从而损害了出版商利益。 由此可见,谷歌既是威胁的源头,又是目前唯一能维持网站基本运营的“救命稻草”。对WikiHow而言,它既无法摆脱谷歌带来的生存压力,又难以割舍其广告系统带来的稳定支持。在AI重塑信息获取方式的浪潮中,许多独立网站只能在夹缝中艰难求生,而谷歌的角色,正变得愈发复杂而矛盾。

Related Link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