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克兰球手队启用AI管理:科技赋能还是隐患重重?
美国独立棒球队“奥克兰球手队”(Oakland Ballers)最近引发热议:他们让人工智能(AI)临时掌管一场比赛的全部决策。这支位于小联盟的球队,由教育科技创业者保罗·弗里德曼创办,旨在填补昔日奥克兰运动家队(A’s)迁离后球迷心中的空缺。尽管非大联盟球队,球手队却凭借独特的社区运营和创新实验,迅速赢得全国关注,并在本赛季夺得自1989年以来奥克兰首座棒球冠军。 此次AI管理实验,是球手队延续其“技术先锋”定位的又一次大胆尝试。在球队锁定季后赛席位后,他们与AI公司Distillery合作,利用OpenAI的ChatGPT,结合百年来棒球数据和球队自身比赛记录,训练出一套能实时做出战术决策的AI系统。该系统被设计用于判断投手轮换、击球员安排、代打人选等关键决策。 据球队负责人弗里德曼介绍,AI的目标不是取代教练,而是模拟主教练亚伦·迈尔斯的决策逻辑,通过数据分析识别模式,辅助优化选择。在实际比赛中,AI几乎完全复制了迈尔斯的战术判断,唯一一次干预是当主力捕手因病无法出战,迈尔斯手动换人。 比赛现场颇具象征意味:赛前,迈尔斯走向对方教练,却不是伸手握手,而是举起运行AI的平板电脑,象征性地“与AI握手”。这一幕引发广泛讨论。 然而,这一科技实验却遭遇球迷强烈反弹。许多奥克兰本地球迷认为,此举是向硅谷科技资本低头,背离了棒球运动的本真。他们将AI实验与过去几年奥克兰接连失去三支职业球队的“企业贪婪”历史联系起来,认为球队正变成“湾区科技精英的试验场”,而非球迷的家园。有评论直言:“球手队正在讨好硅谷,而不是棒球迷。” 弗里德曼坦言,虽不意外,但球迷的失望让他反思。他承认,这次实验虽未造成实际负面影响,却暴露了技术与文化之间的深层张力。他强调,真正的价值不在于“用AI管理比赛”,而在于引发公众对技术应用边界、透明度与责任的讨论——哪怕现在讨论,也比未来失控来得更及时。 这场“AI教练”实验,或许只是小联盟的一次趣味尝试,却折射出数字时代体育、科技与社群关系的复杂命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