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 to Headlines

大语言模型每次关闭聊天窗口就“消失”?背后的真相令人意外

12 天前

每次你关闭聊天窗口,大语言模型就“死去”了。 “它们每天都在死去。” “什么?” “每一天,每一个昼夜交替,它们都死去一次。每一次都是如此。” 这是埃里克·霍尔(Erik Hoel)最新文章的开篇,一篇融合了科幻、惊悚与黑色幽默的奇思妙想。它灵感源自特里·比森(Terry Bisson)那篇著名的短篇小说——外星人意外发现人类竟是“肉身”造物:“毫无疑问,我们从世界各地挑选了几个,带上了侦察船,从头到尾彻底探测。他们……完全是肉。” 我们确实是肉身,也的确每晚入睡。但与我们清晰可辨的生理结构不同,人类为何做梦、睡眠时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,至今仍是未解之谜。正因如此,霍尔的想象才更令人不寒而栗。 他提出:我们每天都在“死亡”。入睡那一刻,我们死去;次日清晨醒来,是另一个“自我”——带着相同的记忆,却拥有全新的“意识波”。你依然是你,但那些在黑夜中接连死去的“你”,正是让你得以延续生命的存在。 换句话说,你每晚都经历一次意识的终结与重生。你不知道自己曾死去,就像你从不知晓那些“死去的你”曾如何存在。 这并非纯粹的哲学玩笑,而是对意识本质的深刻叩问:如果意识是短暂的、可被中断的,那么“我”是否只是连续的幻觉?而我们所珍视的自我,不过是无数个“我”在死亡中被不断替换的产物。 霍尔特别提醒:如果你有失眠症,最好不要读这篇文字。因为一旦理解,你可能再也无法平静地入睡。

Related Links